《胡歌一吻天荒》@娜娜會長大的幸福 10分北京金逸影城在大年初六觀看了新浪觀影團贈送的《流浪地球》心中是五味雜陳首先贊許的是國產電影的發展獨立拍出大場景的科幻故事片值得欣慰但同時我對影片的內容表示質疑讓一個20歲的沒有經過任何培訓的孩子去完成任務這本身就像一個笑話另一個主線是孩子與其父親之間的關系表現也是差強人意的再有我在想象如果太陽系要毀滅地球也不可避免這個題材給人的感覺空洞乏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總之我對這部影片有非常多的遺憾 每一年都會有五萬多只蓑羽鶴進行著地球上挑戰系數最高的大遷徙行動飛越喜馬拉雅山去往它們在印度的越冬地人類又為什么要登山攀登者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1960年3月19日在中尼關于珠峰領土歸屬問題爭議的背景下一支由214人組成的平均年齡24歲的中國登峰隊來到了珠峰經過兩個多月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北京時間5月25日4點20分3名中國隊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這是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側登頂成功他們的登頂成功不僅僅是中國登山界的驕傲更對我們整個國家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政治意義然而由于在登山過程中遭遇雪崩曲松林負責攝影方五洲為了救曲松林導致攝影設備丟失我們沒有在珠峰留下影像因而在國際登山界存在爭議兄弟之間也為此埋下了心結1975年國家經濟實力開始復蘇決定再次組織力量重新登頂完成15年前留下的遺憾攀登者的核心就是1975年的再次攀登珠峰在這15年間三位登上珠峰的小伙伴各自天涯曲松林一直心懷不甘他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住攝像機埋怨方五洲做了錯誤的決定然而當他看到李國梁為了保住攝影機自我犧牲后他才明白失去戰友的那種痛苦理解了方五洲攀登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需要團結協作的活動60年我們國家還很窮75年我們已經有了完善的后勤保障有氣象保障有了醫務保障珠峰的天氣瞬息萬變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經過無數人的奉獻犧牲才有了最后九名隊員成功登頂的一刻我們自己的土地必須要自己登上去我們自己的高山必須有我們自己的測繪必須有我們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方五洲說人總是要走向未來飛越海洋翻越珠穆朗瑪不斷地求索才能到達世界的頂端為國登頂寸土不讓故事的主線非常感人感情線有些冗余使得影片的效果有些打折印度電影以小見大的敘事表現風格真情實意打動人有特殊病癥的老師和平民學生但并沒有過度渲染他們的人生悲苦還是以印度電影一貫輕松詼諧的搞笑方式逆境中仍能笑對雖異于常人卻有勵志的頑強也不忘針砭印度的社會現狀印度電影的溫情與感動還是能被打動它只是在漫不經心中抓住你的痛處會有那么一瞬會忍不住也會有情不自禁的聯想到也許是曾經的過往更或是被忽視的人和事教書育人本是天職一碗水端平且不放棄任何所謂的差生卻是很難做到的誠如沒有壞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回到教育的主線其實這恰恰都是老師這個職業賦予的熱愛自己的職業做到了更好 以第一書記視角呈現脫貧攻堅第一線主演:徐崢、王傳君、章宇、譚卓、楊新鳴 《影》的整個影像世界的構成也是在架空中完成的導演將自然的完整色彩褪色為接近水墨一個電影在視聽表達中消退了物質世界的質地把“世界”的架構轉讓給一個美學體系這個層面的“架空”比敘事背景的架空更小眾一部電影只能用美學特征去彌合作品內在的斷裂只能以視覺趣味吸引同好又以視覺趣味消解了情感共鳴的力量當然在《影》里很微妙的是這種視覺趣味因為所謂的“水墨意蘊”與“東方美學”引發某種文化共鳴進一步消解這部電影主題的冰冷帶來的黑暗和殘忍《影》是用黑與灰的色彩呈現殘忍與殘暴如同黑白照片其實以一種詩意淡化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