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兵往事》今日由“澳淶塢”制片人協會評選出的首個獎項——“2020年度十佳制片人”首次對外公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成立至今為中國電影評論事業積攢了豐富的歷史經驗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評論話語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要接續前輩們的優良傳統電影評論要面向實踐面向觀眾面向熒幕銀幕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電影批評既要面向實踐堅持專業品格又要做電影創作和電影觀眾的橋梁電影批評要做到“信——電影批評的說服力”“達——電影批評的穿透力”“雅——電影批評的適應力”中國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呼吁在新媒體時代評論的宗旨和信仰不能變但是其風格和形態又要不斷改變要適應時代發展以變應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新中國成立至今電影評論起了引導觀眾、指導創作、推動中國電影思潮的發展三個作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認為:中國電影評論在伴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形成了專家影評和大眾影評相結合的影評共同體從而使得電影評論有效地抵達大眾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陳旭光教授認為在新媒體時代中國電影評論需要反思電影評論如何重現以往的轟動效應第二在新口碑時代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專業影評的重要價值既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妄自菲薄第三要重新發掘鐘惦棐等先生的評論經驗理清理論與批評的關系為中國電影學派的建構拓展新維度中國文藝評論協會副主席王一川教授認為今天談論新媒體時代的專業影評需要融入我們的專業品格回到傳統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考慮電影創作者與電影觀眾電影觀念和社會觀念的更新同時還要考慮全球化與本土化語境、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這兩組要素在此背景下中國電影評論要在以上四組關系中淬煉專業品格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胡智峰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審視中國電影評論的未來發展未來中國電影評論首先要立足本土、面向世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依托中國電影實踐充分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理論資源積極進行本土轉化其次要呼喚高質量的中國電影評論第三強調傳承與創新在繼承前輩們豐富的理論建樹與時俱進積極開拓創新北京大學中文系張頤武教授指出夏衍和鐘惦棐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注入了方向性的意識和觀念對于中國電影學會的發展和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在新媒體時代中國電影評論要從找切點謀轉化求互動這三個方面要下更多的工夫信息時報訊(記者馬澤望)由關錦鵬執導的女性群像大戲《八個女人一臺戲》近日亮相釜山國際電影節導演關錦鵬攜鄭秀文、梁詠琪、白百何、趙雅出席開幕式紅毯13年前關錦鵬和鄭秀文曾因《長恨歌》與釜山電影節結緣此次帶著新作重回舊地首映成為本屆電影節的焦點筆者認為這個“黃金周”的票房戰爭或許只是影視業改革開始的序幕未來電影行業的競爭會越發激烈對院線來說如何提升服務或許成為未來競爭的法寶而對創作者來說恐怕只有花費更多的巧思才能留住挑剔的投資人《無雙》這種在制作和故事上都頗費心思的作品或許才是未來電影創作者努力的一個方向畢竟盡管商業電影無需在藝術上作出多大的創舉推陳出新卻是必要的人物傳記電影《柳青》將作家柳青的傳奇故事搬上大銀幕再現柳青在長安皇甫村深入生活14年創作史詩經典名著《創業史》的心路歷程通過有血有肉的細節刻畫力爭讓觀眾看到一位交織著家國情懷與追夢決心的人民作家形象“對電影《柳青》我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這是我和柳青的緣分”蘆葦說1965年15歲的他第一次讀柳青的《創業史》1968年他特意到《創業史》故事的發生地與多位當事人深度接觸這些記憶至今很清晰“《創業史》開啟了我對鄉土的眷戀和熱愛并延續到今天當下中國電影對鄉土表達是缺失的、不夠的電影《柳青》是一個表達鄉土情懷的好機會我特別看重這個電影我特別高興、興奮我愿意參與到創作團隊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