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姐》@知春路彭于晏[微博] 8分建國七十周年獻禮電影《為國而歌》于9月20日在清華大學大禮堂舉辦了首場內部觀影會電影編劇兼導演青山總制片人徐冬斌、楊束出品人云南民族電影制片廠廠長趙春明安徽廣電集團工會主席、安徽電影集團董事長胡濱制片人徐興、王濤、趙世立等主創攜手王雷[微博]、海一天、丁海峰[微博]、常戎、馬麗[微博]茲[微博]、楊鈞丞、施南、孫蘇雅[微博]、王亞楠[微博]、楊敘辰、魏嘉鎂、付熙童、英澤、胡洪宇、吳楠[微博]、王培杰、崔月、楊迪[微博]等主演一齊亮相此次觀影會由少兒基金會的闞麗君老師主持同時她也是參與策劃者在特效方面《長安伏妖》集結了國內外八大頂尖視效團隊打造實景拍攝+CG技術超過1300個特效鏡頭其視覺效果非常細膩比如影片中青面獠牙的妖怪在場景中跳躍攀爬慢鏡頭掃過妖怪的身軀溝壑的紋路清晰可辨的同時肌肉組織也會隨著運動狀態的變化產生逼真的顫動更不用說奇門遁甲各種法術細膩分層的視覺呈現都最大限度做到讓觀眾身臨其境、沉浸其中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據悉該片在首映時就有諸多關于特效的點贊聲有觀眾表示“《長安伏妖》是一場打怪視覺盛宴”還有觀眾稱贊“奇幻場景頻出好萊塢模式的基調很明顯在特效方面確實下功夫了”如今電影市場各類作品百花齊放可是真正描寫老人的電影卻寥寥無幾而對老人的體貼與理解正是《一切如你》的動人之處北京電影學院鐘大豐教授認為應該厘清專業影評和電影學術批評之間的關系在新媒體時代影評應堅持堅持人文思想、堅持影評人的獨立性和但又要謹防自我權威化最后影評要通俗化要更加注重和觀眾之間的互動相較于專家學者們從理論的高度審視中國電影評論的實踐性處在電影批評實踐第一線的電影評論者們如《影視獨舌》總編輯李星文基于公號影評實踐分享了疫情以來公號影評的顯著變化《影視風向標》總編輯胡建禮則在發言中強調新媒體時代專業影評除了重視專業性和價值觀的引領性外影評人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把握新媒體平臺傳播的手段和特點《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認為在新媒體時代需要從電影評論的專業性、作者性和在場性三個方面協調、融合以致打通新媒體與專業影評這一矛盾關系《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則將影評分為精英影評、大眾影評、媒介影評三個類型強調在新媒體語境中電影評論寫作的貼近性原則以此彌合了大眾影評與精英影評之間的落差同時呼吁大家關注紙媒電影評論轉型的緊迫性由《青年電影手冊》主辦的第12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于1月5日開始為期15天的網絡投票本屆金掃帚獎由《青年電影手冊》聯合拍電影網、高能E蓓子、電影通緝令、導筒、深焦、電影圈頭條、AKA桃叨叨、拋開書本、凹凸鏡DOC、電影島賞、電影供銷社、六根、看電影看到死、導演幫、每日電影頭條、熱薦電影、首席娛樂官、口袋電影、民間百科、單身狗1024、特別愛健康、市井財經、捕娛、首映現場等24家公眾號舉行聯合投票產生本屆金掃帚獎提名名單最終結果則由專業人士和影評人組成的評委會從提名名單中實名投票產生將在2021年3月舉辦的第12屆金掃帚獎頒獎典禮上現場公布作為主演曾江分享:“我演爺們這類角色很多很高興能夠參與這次演出希望在本片中保持香港大哥的形象也希望和新的元素結合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