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探險記》近日由澳淶塢影評人協會主辦的2020澳淶塢論壇在澳門舉行蔡安安、饒曙光、王中磊、劉燕銘、劉國華、董朝輝、謝芳、鞏漢林、趙非、林育賢、王海歌等中國影視行業大咖分成三組嘉賓圍繞著澳淶塢電影與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如何保護藝人權益和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背景下中國影視產業機遇與挑戰三大主題各抒己見展開探討電影工業化實驗室由北京電影學院聯合郭帆導演工作室共同成立該實驗室結合電影項目一線的攝制經驗梳理出電影制作的核心工作流程、崗位分工及相關制片管理標準此外該實驗室還將積極探索前沿性的電影工業制作模式及管理理念“做這件事的初心是因為‘解惑‘拍完《流浪地球》后我們做了劇組各個部門的復盤發現了很多系統性的問題之所以說是系統性的是因為這和我們電影制作的工業化水平有關所以在學校的支持下我們成立這個聯合實驗室來梳理中國電影的制作系統同時吸取各個行業的先進技術來完成制作端的創新用工業化來管理電影制作流程這需要我們傳統觀念的改變和不斷去探索新的制作實踐”對于工業化實驗室建立的意義郭帆導演如是說《至愛梵高》虛構了一個送信的故事電影的敘述者阿爾芒·魯林極不情愿地接受他父親的任務——將梵高最后一封寫給他弟弟的信送出在送信的過程里這個年輕人接觸到出現在梵高最后生命時光里的人物包括他的精神醫生加歇、醫生迷人的女兒瑪格麗特以及拉烏旅館老板的女兒等也因此串聯起梵高最后這段時光創作的作品在送信的過程里阿爾芒·魯林對梵高的印象有所改變甚至化身“偵探”想要找到梵高是自殺還是他殺的答案紀錄片導演、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趙謙老師從紀錄片創作角度提出觀點認為紀錄片這些年發展狀況總體上來說是向好趨勢無論商業屬性還是創作角度上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近幾年網絡崛起逐漸取代電視地位制作了很多非常優秀的紀錄片作品趙謙提出他特別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老總能夠給予更多紀錄片的青年愛好者和制作者們以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能夠把更多的關注投入到紀錄片的創作上來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傳媒學院青年教師謝辛老師認為青年影視人才的培養需注重三個“度”:人才培養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廣度指的是當下媒介融合環境中人才選拔的廣度需對傳統選拔思維進行破圈;深度指的是在課程設置、專業布局的過程中注重交叉性和全流程等新思維的落地;高度指的是將國家頂層設計與具體的影視創作相結合實現基于“產學研一體化”的新時代復合型創作人才培養模式自青蔥計劃創辦以來一直以集中優質資源推動中國青年電影導演的持續發展為己任現如今活動已走到第五個年頭在這個過程里青蔥計劃與一批批青年導演共同成長發展至本屆看到了更多富有鮮活生命力的作品...